资讯中心

坚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用户是企业的上帝”的经营宗旨,为建设美丽洁净的人居环境尽一己之力。

建海绵型城市,让雨水变资源

2014-04-29 14:28

  建海绵型城市,让雨水变资源

  何让“冲冲”而来的雨水变“害”为“宝”?如何留住宝贵的雨水让其变为可用的资源,这对水质型缺水、雨水却很丰沛的南京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金勇军处长介绍,南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水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106.5毫米,丰水季(4 月-9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0%,月降雨量为 7 月,而秋、冬季降雨相对比较少。专家测算,南京主城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就达 1.47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雨水经过生态或工程化收集和处理后可以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可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雨水综合利用若能全方面的开展,无疑可以提升城市雨水收纳控制能力,大大减少城市内涝压力,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又可以替代自来水实现分质用水,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浪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效益十分可观。形象地打个比方,做好雨水的综合利用,就好比要把城市建设成一块能吸水的海绵,下雨的时候能吸水,用水的时候又能挤出水。据悉,国家住建部今年已将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作为年度工作要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并从去年启动了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和相关管理办法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部门按照编制《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制定《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导则》、出台《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加大示范工程建设力度、加快研究出台配套激励政策 “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全市的雨水综合利用。结合南京的雨水资源特点,借鉴国内外同类城市的成功经验,按照低影响开发、科学可持续、统筹协调、生态排水、因地制宜、经济可行、就地利用为主的规划理念和原则,南京雨水综合利用规划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规划提出南京市雨水利用模式分为雨水集蓄利用(直接)和雨水渗透利用(间接)两种模式。雨水集蓄利用于六个方面:有利于雨洪削减的雨水集蓄利用。城市雨洪携带污染物导致面源污染,并且增加洪峰流量加重城市内涝。山洪对城市防洪排涝影响严重,南京市有紫金山、老山等 20 多座山体,可以结合山洪消减开展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积淹水改造的雨水集蓄利用。南京目前还有不少积淹水点,结合解决淹水问题开展雨水利用是当务之急。居住区、学校、场馆和企事业单位的雨水集蓄利用。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将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校园、场馆、单位内部的景观水体补水、绿化、道路浇洒、冲厕等,可节约城市大量水资源。湿地、水塘的雨水集蓄利用。南京市湿地总面积 9.73 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 14.75%。可结合其中的人工湖、集蓄池、人工湿地、天然洼地、坑塘、河流和沟渠等,建立综合性、系统化的蓄水工程设施,把雨水径流洪峰暂存其内,再加以利用。绿地、公园的雨水集蓄利用。南京市有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南湖公园、大学城公园和方山地质公园等丰富的公园绿地资源,绿地、公园是天然的地下水涵养和回灌场所。将雨水集蓄利用与公园、绿地等结合,可用于公园内水体的补水换水,还可就近利用于绿化、道路洒水等。防护走廊的雨水集蓄利用。南京市有大量的防护走廊,这些高压线、公路、铁路两侧都设置有较宽的防护走廊。防护走廊布置在郊区的道路或河道边,利用电力高压走廊、公路、铁路保护带空地等,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能更好地集蓄利用雨水资源。

  雨水渗透利用具体从三个方面实施:推广生态河道雨水渗透利用。开展生态河道雨水渗透利用主要是进行河道生态建设,改变硬质化河道护岸做法,打造会呼吸河道。利用河道水系进行汛期的调蓄,结合滨河地区休闲、游憩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减小汛期河道的排水压力,降低雨水径流带来的大量面源污染物对河道水质的破坏,使河道雨水渗透利用成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推广生态道路雨水渗透利用。发挥生态道路的蓄渗能力和对初期雨水的净化能力。利用道路正常的翻修和改扩建,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对人行道的铺装,采用透水性铺地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通过建设下凹式绿地,道路周围绿地可适当成为聚集降雨的地段,在城市道路两侧可结合绿地、水景修建雨水集蓄池,用于补充大气水分和回补地下水。推广生态屋面与广场雨水渗透利用。针对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和商业区等利用屋顶集水,具有投资低、集水量大且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建设屋顶雨水集蓄系统和屋顶绿化系统。通过渗透设施,可增加广场和停车场截留的雨水量,尽量使截留的雨水渗入地下,起到涵养地下水的作用。

  考虑到南京的区域、水域分布特点,专家建议南京的雨水综合利用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区域要有不同的规划利用侧重点,统筹合理考虑不同区域的山形地貌河道水系等特点,体现南京市的特点;尤其是要分析工程型措施的经济型,避免采取不经济的手段去实现雨水资源的利用,特别是要遵循就近使用的原则;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的实施,还要结合城市片区改造、市政工程、道路管网建设进度,配套、有序推进。

  金勇军处长说,南京雨水综合利用规划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编制单位泛华设计院正按照评审意见做修改完善,近期将上报市政府审批。

关键词: